本网讯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推进学校全面深化改革,6月18日下午,我校召开机构调整和岗位设置工作会议。全体校领导出席,学校副处级以上干部、科级干部及教师代表参会。

党委副书记马海涛宣读了《米兰手机版app机构调整与岗位设置方案》,党委副书记张卫国宣读了《2025年米兰手机版app科级干部选拔聘任工作实施办法》,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、监察专员杨芳乾强调了岗位调整和干部选聘工作纪律。

党委书记刘子实作了动员部署,他指出,此次机构调整与岗位设置工作会议,是在“十四五”收官、“十五五”谋划之年,学校综合改革进入关键期,为进一步优化管理机构设置,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重大决策部署。为做好此次机构调整与岗位设置工作,他强调,一是提高政治站位,深刻认识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。要深刻理解推进机构改革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、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、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,是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、先导性工作,更是激励领导干部担当作为,强力推进博士点申报等“双一流”建设,激发学校发展动能,实现高质量产出的内在要求,必须转变职能、理顺关系、优化结构、提高效能,聚焦破解制约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堵点痛点,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见效。二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,树立鲜明用人导向。通过科学设岗、按岗聘用、动态管理,实现“人岗相适、人尽其才”,让优秀人才在合适的岗位上施展抱负,让想干事、能干事的人有平台、有奔头,为学校事业长远发展提供保障。要坚持党管干部,公平公道公正对待干部,完善选人用人条件和程序。要坚持事业为上、人岗相适,严管与厚爱结合、激励与约束并重,建立健全“三项机制”,引导干部争当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实干家、行动派。要坚持科学谋划,统筹把握,严明岗位调整期间的作风纪律,保证教学、科研、训练、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工作顺利开展。要正确对待进退留转,因年龄或编制受限等原因退出领导岗位、转做专项工作的干部,要自觉服从和接受组织安排。三是强化责任担当,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实。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,坚决贯彻落实校党委的工作部署,牢牢把握改革的总体方向,强化组织领导,确保改革蹄疾步稳。处级干部要发挥“头雁效应”,以“关键少数”带动“绝大多数”,带头拥护改革、支持改革,做好政策解读和宣传工作,以实际行动凝聚改革共识。涉及合并和新组建单位负责人,更需扛起统筹协调的重任,迅速梳理整合工作机制,用最短的时间做好职能划转、人员到位和工作交接等工作,确保新机构以新风貌、新气象尽快高效运转起来。全体科级干部要增强党性观念,顾全大局,坚守岗位,做到思想不乱、工作不断、队伍不散、干劲不减,要结合自身实际和特长,认真填报岗位,将个人成长融入学校事业发展大局。全体教师要以“校兴我荣”的使命感,主动融入学校改革发展,在学科融合与团队重组进程中,主动拥抱跨学科合作机遇,在协同攻关中拓宽学术视野、提升综合能力,成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“源头活水”。

校长李富生就落实会议精神提出工作要求。他指出,机构改革是破解当前体制机制瓶颈、激发内生动力的关键一招,更是推动学校事业向更高层次、更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。一是坚持德才兼备、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。二是严格选拔程序,确保公平公正。三是领导要靠前指挥,严把选聘关口。四是要坚持宁缺毋滥,人岗相适。五是突出实绩为要,选拔有能力、愿实干的干部。六是坚持党委集体领导,体现党委权威。七是保证工作正常推进,确保在改革过渡期工作不断档、责任不悬空、服务不降质。八是坚持干部选用风清气正。九是稳妥做好科级干部选拔;十是坚持发展目标导向,从学校长远发展出发,打破束缚发展的桎梏,释放西体发展的潜力活力。
此次机构改革和岗位调整,教学单位由10个二级学院整合调整为8个,教辅及直属单位减少1个。职能部门按照“划清边界,明确职能”的原则,对岗位职能相近进行的处室进行合并调整,突出大教务、大学工、大职能、大治理。岗位设置按照“减少党政管理机构的编制数”的原则,较大幅度减少处科级总岗设置,增加科员总岗设置。岗位编制优先向二级教学、科研单位、高质量产出单位倾斜。
(审核:黄志军)
